移民資訊西班牙與法國農業(幾內亞比紹的農業)
(作者:電子科技大學西非研究中心團隊,執筆人:ABIGAIL AKAKPO(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西非研究中心助理),譯者:劉佳佳、孟雅琪(公共管理學院)【西非漫談】2021年第二十一期,總第四十六期。整理:孟雅琪,供稿:趙蜀蓉)
幾內亞比紹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適宜多樣化的農業生產。不過,幾十年來,幾內亞比紹的農業和經濟變化甚微,經濟增長緩慢且不穩定。
排水和土壤
幾內亞比紹的沿海地區由沉沒式山谷包圍,即里亞斯。巴法塔高原的水流向格巴河和科魯巴爾河(巴法塔位于幾內亞比紹中北部,格巴河從中跨過,自東向西流經該地區的北半部,可通向巴法塔市,因此是該地區的首府)。加布平原位于該國的東北部,其天然排水系統為卡謝烏河和格巴河及其支流。塞內加爾河盆地的南部邊界是內平原。洪泛區的高海拔使得此地河流蜿蜒,因此,該地區在雨季易遭洪水侵襲。
氣候
幾內亞比紹總體上屬熱帶氣候,受熱帶輻合區(ITCZ)的影響,這是一條在赤道附近環繞地球的匯聚信風帶。有兩季:炎熱的雨季(通常從6月持續到11月)及旱季。4月和5月是最熱的月份,溫度可達90華氏度(30攝氏度左右)。
(幾內亞比紹比紹溫度和雨量示意圖,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植物和動物生活
幾內亞比紹有三個生態區,即潮音區、森林茂密的內陸平原和熱帶稀樹草原,是種類繁多的動植物群的家園。在沿海沼澤地,火烈鳥和鵜鶘等水生和河流鳥類很是常見,蛇、鱷魚和瀕臨滅絕的海龜等爬行動物也是如此。蜥蜴、瞪羚、羚羊、猴子、猿類、鸚鵡、鬣狗和豹子在平原和林地上繁衍生息。
(圖片來源:ifad.org)
農業、林業和漁業
幾內亞比紹以農業為主,林業和漁業發展前景良好。本地生產的大米、蔬菜、豆類、木薯、馬鈴薯、棕櫚油和花生等食品也由本地人所消費,
為當地消費而生產的食品包括大米、蔬菜、豆類、木薯(cassava)、馬鈴薯、棕櫚油和花生(peanuts)。牲畜主要有豬、山羊、綿羊、牛和家禽。魚和蝦尤為重要,它們的養殖既用于國內消費,也用于出口。幾內亞比紹的森林覆蓋率極高,幾乎占全國土地面積的五分之三。收獲的大部分木材用于國內燃料,也出口少量鋸木。長期以來,腰果、棕櫚制品、大米、花生、木材和棉花的商業出口對該國的經濟至關重要。然而,由于傳統刀耕火種的輪作方式,出于政治和軍事原因缺乏農業信貸和投資,大量的土地沒有用于耕種。幾內亞比紹的可持續農業已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2008年,在振興農業特別是水稻生產中直接應對危機成為了優先事項。該國有幾個地區適合生產水稻,不過那些土地尚未開墾,又缺乏其他糧食生產地的信息,因此,這些地區的公民依然處在貧困之中。
(圖片來源: worldatlas.org)
引進了新的可持續方法后,這些地區的水稻產量現已翻了一番。歐盟還啟動了一項資助計劃,用于修復該地區的道路,長達300公里,以提高貨運效率。這一問題已存在多年,但更多可持續的方法和及歐盟資助計劃等項目對于解決該國的氣候變化問題也至關重要。
(幾內亞比紹的可持續發展農業,圖片來源: borgenproject.org)
眾所周知,幾內亞比紹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不過,其海岸線上也有豐富的魚類和貝類,與俄羅斯、阿爾及利亞和葡萄牙等國的公司建立了聯合捕魚企業(獲得許可的漁業收入占政府收入的40%(1992-96)。另一方面,過度捕撈導致此地捕撈潛力下降,因此實施了歐盟所支持的現代化計劃,其中包括配額制度和增加海上巡邏。1996年,幾內亞比紹還與其他六個西非國家達成了交叉監測漁區的協議。
幾內亞比紹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腰果原料生產國之一。十多年來,投資移民,腰果在幾內亞比紹經濟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就稅收而言,出口總收入的95%來自于腰果,75%的農村家庭也從事腰果生產行業。腰果樹早在6世紀就由葡萄牙人帶入該國,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得到有效開發,因此,該國現在專注于生腰果的生產和銷售。2013年,腰果出口額占該國出口總額的87.7%,這反映了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該行業的長勢。腰果主要在村莊里由農民小規模種植,護照移民,大約85%的農村人口都依賴腰果種植,因此,因疾病導致的作物歉收會影響數十萬公民。對于巴蘭塔人這樣的非穆斯林族群,腰果生產提供了兩種收入來源,即堅果和酒。在腰果價格較低的年份,用蘋果汁釀成的腰果酒帶來的收入比腰果高。
(巴法塔村的腰果園,樹距很近,樹下物種多樣性低。,照片由Catarino和Monteiro拍攝,圖片來源:Researchgate.net)